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客戶熱線
- 0871-63179280
 地址
-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 0871-63179280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際,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務。如何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成果之上,進一步落實新使命新任務,成為當前國資國企的最重要工作。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和國資國企進一步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政策落實落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大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展現國資國企新擔當。
體制機制改革走深走實
“在我們單位,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功能作用已充分凸顯。”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董事會秘書魏前虎對改革帶來的治理之變深有感觸。
南方電網通過“一張表”明確131個權責事項,清單之外無權力,通過“一個范本”將黨的領導落實到全系統,讓“誰來行權”“有哪些權”“怎么行權”等一目了然。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從全面完成“黨建入章”、絕大多數企業制定了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到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基本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數,國有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正在形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如何進一步激發活力動力?抓住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國資國企錨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目標,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快建立和實施市場化用工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中核集團的頂尖科學家拿最高工資,百萬年薪的超過14人。中核集團100%實現公開招聘,創新推行以標準工時為基礎的管理部門員工量化考核工作法,同級人員獎金分配最大差距達到64%,員工獎金降幅最大達到28%,累計建立各類中長期激勵計劃110個,覆蓋成員單位137家。?
國務院國資委11月6日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顯示,圍繞“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截至2021年底,97.3%的中央企業子企業經理層成員簽訂契約,覆蓋經理層成員11萬人,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比例達42.9%;圍繞“員工能進能出”,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新進員工99.5%采用公開招聘方式,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比例達到4.5%;圍繞“工資能增能減”,2021年實行全員績效考核的中央企業占比99.3%。?
“全面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促使企業經理層成員從身份管理到崗位管理,擺脫了國企干部的傳統認知,激發和保護了企業家精神,既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主要著眼點和抓手,同時也將為深化國企改革提供強大動力。”長期關注國企改革的上海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說。?
據了解,目前三項改革已經在國資國企中大范圍破冰破局,未來要進一步推動“三能”機制在各層級企業普遍化、常態化運行。尤其是要提高中長期激勵的覆蓋面、靈活性和匹配度,將激勵資源更大力度向在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現代產業鏈鏈長、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創新骨干人才傾斜。?
國有經濟布局全方位優化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步伐也在加快。
繼7月12日13組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后,10月31日又有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落地,既有央企間的協同聯動,又有央地間的融合發展。?著眼于突出主責主業、有效解決同質化競爭、推動整體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目標,國務院國資委深入開展央企間同一業務或同質業務的整合,中國寶武與中糧集團的戰略合作便是其中之一。?
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表示,中糧集團與中國寶武下一步將加強全方位戰略合作,積極探索專業化整合項目合作,持續增強關鍵領域影響力控制力。
“在過往的實踐中,深刻認識到‘沒有聯合重組,就形成不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所需要的經營規模和競爭優勢,沒有重組后的整合融合,就不可能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經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影響力、控制力’。”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聚焦主業實業、促進國有資本有序進退,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強、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國務院國資委一系列改革組合拳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實現全方位整體性優化。?
作為重要抓手,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數據顯示,近10年,先后有26組47家中央企業實施重組整合,新組建、接收企業9家,中央企業數量從10年前的117家調整至98家。?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也明顯提速。國務院國資委實施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遴選兩批16家鏈長企業,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中央企業還加快處置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全面完成“僵尸”特困企業處置,基本完成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未來,國務院國資委將重點圍繞“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做精一業”的目標,從“進、退、整、合”4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聚焦重點領域加大國有資本投資力度,適時研究組建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新要求的新企業,堅決退出非主業、非優勢業務資產,深入開展企業間同一業務或同質業務的整合。?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蹄疾步穩?
不管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還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最終都指向了“世界一流企業”這一目標。?
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緊緊圍繞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目標要求,加快推進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工作,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
實效如何?用數字說話。數據顯示,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從2012年的65家增長到2022年的99家,通信、電力、建筑等行業企業有關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重大項目和標志性工程成功落地,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車享譽海外。
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0.9%;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5.7%。中央企業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75.5萬元/人,同比增長10.2%,營業收入利潤率7.2%,總體保持在較高水平。?
?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要力爭到2025年前建設一批在規模效益上居于全球領先地位的一流企業,建設一批在細分行業領域專精特新的科技領先企業。